在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將安居工程作為民生建設的突破口。走進馬泉鄉紫石村,村民吳先生正忙著給新居安裝門窗,這座75平方米的抗震房取代了昔日漏風的土坯房。“上下雙圈梁結構,斷橋鋁合金窗戶,再也不用擔心地震了。”他摸著嶄新的墻體感慨道。這個場景正是漳縣農房抗震改造工程的生動縮影。
為筑牢住房安全屏障,漳縣有效構建了“縣統籌+鄉落實+村監測”三級聯防體系。該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對六類低收入家庭實施動態監測,針對返鄉定居和受災農戶,還創新推行“網格化”排查機制,確保住房安全監管全覆蓋。
“我們采取分類改造策略,讓老房子煥發新生機。”縣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人介紹說,通過重建、加固、拆除等差異化方案,去年完成了2700余戶土坯房改造,其中111戶升級為抗震房。今年改造計劃已全面啟動,1524戶改造名單中,62戶將配置抗震結構。
在政策落地過程中,漳縣打出宣傳“組合拳”:利用鄉村大喇叭、短視頻平臺、院落宣講會等形式,將晦澀的政策條文轉化為方言快板、改造對比圖等群眾易懂的內容。三年來,抗震改造戶數突破622戶,政策知曉率提升至91%,自愿申請改造家庭同比增長37%。
如今,星羅棋布的抗震新房不僅成為鄉村新景,更托起百姓的安居夢。從破舊土坯房到安全新居的跨越,見證著漳縣在民生工程上的持續發力,更多家庭將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的升級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