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現在的環境和過去比,就是一個天一個地。”走在家門口剛剛整修完成的平坦街道上,家住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郵電局家屬院小區2棟1單元的居民李洪喜感嘆不已。今年80多歲的李大爺介紹說:“郵電局家屬院小區已經建成30多年,由于年久失修,居民的生活環境苦不堪言,蚊子多、蒼蠅多、垃圾多,尤其是夏天,污水橫流,臭氣熏天,下小雨時出門就得穿膠靴。”居民要求改造的呼聲很強烈。
民呼我應,枝葉關情。近年來,界首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力度,把居民群眾改造意愿強、改造難度大的老舊小區列入攻堅戰的重點。郵電局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以基礎類改造為主、提升類改造為輔,主要對水、電、氣,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實施雨污分流,整修樓道內墻、扶手、欄桿,完善安防、消防等配套設施。“以前小區內的荒地規劃成了停車場,家門口還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和路燈,既安全又亮堂。”李大爺樂不可支地說道。
郵電局家屬院只是界首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案例之一。2016年以來,界首市共改造老舊小區25個,總投資6878萬元,改造面積39.4萬平方米,惠及居戶2338戶。改造后的小區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促使居住品質大幅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得到了居民群眾的高度認可,古老的小城也重新綻放出了美麗的容顏。
界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殿中介紹說:“為了強化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領導,界首市建立了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抓到底的項目建設責任制,制定、發布了《關于完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長效管理機制的通知》《關于精簡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手續開展聯合審查驗收的通知》和《關于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質量安全監管防治工程質量通病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對老舊小區改造的前期、中期、后期進行規范性約束,做到有章可循,依規辦事。”
群策群力,合力攻堅。為有效保障老舊小區改造進度和質量,避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單打獨斗”,界首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統籌安排協調相關街道、城管局、供電、燃氣、自來水、移動、電信、聯通等單位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驗收。
急群眾之所急,改群眾之所需。界首市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多次進行入戶調查,召開征求居民意見會和設計匯報會,并成立居民監督小組,還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全過程對項目進行監督指導。為保證改造質量,界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各有關職能部門、街道、社區及小區業主代表等,共同對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行驗收,真正做到“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界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納入基本建設程序,執行國家關于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規定和建設標準。依法完善工程招投標等相關手續。老舊小區采取“雙業主”模式,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要負責對雨污分流、出行道路、燃氣、強弱電、供水、剝落墻面實施改造;相關街道、社區積極參與配合,協調施工環境,統一對群眾訴求反饋匯總。
為保證老舊小區改造后的環境長效持久,界首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創建“紅色物業”為抓手,采用業主委員會管理、引入社會物業公司、社區托管等方式,對改造后的小區進行服務管理,給小區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界首市有關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不僅事關城市建設與城市形象,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和生活品質。界首市作為安徽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縣城,廣大居民對居住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界首市將以加快城市高質量提升為主線,以打造皖西北重要門戶城市為目標,高質量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界首,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