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南昌市以人民城市理念為引領,統籌城鄉發展,通過城中村改造、暢通“微循環”等系統性工程,推動人居環境美麗蝶變。
保障居民“搬得進、住得好”
園林綠化景觀錯落有致,車輛停放整齊有序……走進青山湖區湖坊鎮石泉村,讓人眼前一亮。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石泉村有1300余年歷史,房屋135棟,居民5000余人,以前整體環境較差,基礎設施欠缺。通過實施一系列整治提升工程,石泉村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吸引了眾多漢服、民宿企業入駐,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為實現從“城中村”到“城中景”,南昌市在全面摸清全市城中村現狀的基礎上,編制了《南昌市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明確了城中村改造具體方式。2024年,全市共啟動2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完成改造1.9萬余戶,安置房開工1.4萬余套。
按照先謀后動、動則必快、動則必成的要求,南昌市從拆除新建、拆整結合、整治提升三個方面,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南昌高新區陽門村城中村改造項目通過拆除新建、拆整結合等多種方式,規劃建設15棟高層住宅以及幼兒園、鄰里中心、健身場所等配套設施。為了解決道路通行不暢、管網合流淤堵、配套設施老舊缺失、場地閑置雜亂等問題,項目施工方同步推進雨污水管網優化、路網拓寬和便民設施增設,確保居民“搬得進、住得好”。
“堵心路”變“舒心路”
走在南昌經開區馨薇路上,新建成的柏油路平整敞亮,路面標志線清晰醒目,旁邊新栽種的樹木整齊排列,來往的車輛不斷。
據了解,馨薇路“暢通微循環”項目西起青嵐大道、東至筠霽路,全長1.2公里,于去年10月正式通車。通車后,進一步加密了青嵐大道、紫荊路、筠霽路的聯系,完善了路網結構,為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便利,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
“道路打通后,這段路的車流量和人流量明顯增加了,進出我們商鋪的顧客也多了起來,生意越來越好了。”談及通車后帶來的變化,在附近經營商鋪的店主朱先生臉上露出了笑容。
無獨有偶,曾經的青山湖區民營大道有一段345米長的道路建設未完工,如今煥然一新,變為人們心中的“舒心路”。改造后的道路寬敞暢通,不僅可直達豫章大橋,方便南昌縣蔣巷鎮與青山湖區人們的出行,還打破了城東臨江片區通往沿江快速路的交通瓶頸,有利于青山湖區構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網絡。
2022年起,南昌市部署開展“暢通微循環”攻堅專項行動。2024年計劃實施的29條道路暢通項目中,西湖區都司前街等23條道路暢通項目主路已達到通車條件。今年,南昌市印發“暢通微循環”道路攻堅行動推進計劃,納入此次行動的25條“暢通微循環”道路建設項目中,有19條計劃今年通車。
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前期手續辦理、征地拆遷、管線遷改等關鍵環節,各縣區(開發區、管理局)聚焦問題,攻堅克難,目前正有序推進項目建設。項目完工后,將有效縮短周邊居民通勤時間,改善周邊商業環境,助力區域經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