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全面啟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按照《綠色社區創建標準(試行)》,到2021年年底,廣西每個設區市有不少于30%的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到2022年,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力爭全區60%以上市、縣的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基本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
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聯合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6部門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社區創建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創建目標。根據實施方案,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以各市、縣社區為創建對象,即各市、縣社區居民委員會所轄空間區域。實施方案要求,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社區設計、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活動的全過程。
綠色社區怎么建?實施方案明確,建立健全黨建引領的綠色社區共治共建機制。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將綠色社區建設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同時,推動設計師、工程師進社區,輔導居民謀劃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方案,有效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節能節水、環境綠化等工作。
實施方案提出,各市、縣要結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改造提升社區供水、排水、供電、弱電、道路、供氣、消防、生活垃圾分類等基礎設施,在改造中采用節能照明、節水器具等綠色產品、材料。因地制宜增設或改建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停放、充電設施。同時,穩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引導、鼓勵按照綠色建筑相關標準進行改造,提高既有建筑綠色化水平。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到2025年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在開展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方面,方案提出,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照明等環境,推動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建設;進一步規范管線設置,實施架空線規整,加強噪聲治理。同時,合理布局和建設各類社區綠地,規范綠地養護制度,推進屋頂綠化、懸垂綠化等立體綠化,增加蔭下公共活動場所、小型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進一步提升綠地保護水平,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保護、休閑游憩、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暴露出的問題,方案明確,要加快社區服務設施建設,補齊社區衛生、服務等方面短板,推動社區日間照料、托育、家政、衛生服務、健身等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打造“15分鐘生活圈”。
未來,社區還將變得越來越“智能”。根據實施方案,廣西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將推進社區內道路、橋梁、污水、垃圾、供水、供氣、消防等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推動小區大門車輛進出卡口和人行道閘卡口建設、訪客系統建設、主要公共道路和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公共活動區域監測、公共服務設施監管、消防設施維護等領域智能化升級。
據介紹,廣西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可采取政府主導、行業引導、企業參與、社會投資的模式;倡導物業服務企業建立智能集中運營中心,積極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后的長效管理,力爭城鎮老舊小區基礎物業管理全覆蓋。
在培育社區綠色文化方面,實施方案要求,社區加強對相關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古樹名木的保護,明確管理和養護責任,開展古樹名木保護范圍清理行動和健康體檢行動,進一步提升保護水平,展現社區特色,延續歷史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