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24年新年賀詞時提到:“‘村超’、‘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漸成風尚,溫暖的生活氣息、復蘇的忙碌勁頭,詮釋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現了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榕江縣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也是中國鄉村足球“村超”的發起地。2023年,一場由群眾自發組織、自主運營的鄉村足球賽“村超”,在榕江縣火熱興起,自開賽以來,單場最高上座人數超6萬,全網瀏覽量超480億次,各項數據均創下歷史紀錄,成為2023年度最佳“顯眼包”,讓“村超”一詞上榜了2023年十大流行語。憑借民族文化與現代體育的深度融合,榕江縣成為展現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式現代化縣域風采的一個樣板。
近年來,榕江縣以鄉村建設評價為抓手,圍繞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抓住讓群眾安居這個基點,從農房建設、配套設施、公共服務、縣鎮輻射帶動等方面開展評價,構建包括農房建設、村莊建設、縣鎮建設、發展水平4個方面、57項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使鄉村建設情況可感知、可量化、可評價。
鄉村建設評價如何賦能鄉村振興,讓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榕江縣用行動給出答案:以鄉村建設評價為標準,不斷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全域推進體旅融合,帶動村民增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榕江縣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鄉村建設水平的重要依據。采取綜合運用現場調研、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部門座談等方式,獲取一手數據資料,全面掌握縣域、鄉鎮和村莊建設情況。點面結合精準查找問題,面上聚焦縣域統籌,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系統評估鄉村建設的共性問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短板等,找出短板“缺什么、缺多少、哪里缺”,提出對策建議;點上聚焦所評價的鄉鎮、村莊,形成問題清單,納入評價報告。
榕江縣始終堅持“發現問題是基礎,解決問題是根本”的原則,采取針對性措施,推動鄉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持續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補齊設備設施短板,截至2024年底,已實現全縣19個鄉鎮、250個行政村(居)、631個30戶以上的自然村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全覆蓋,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榕江縣持續挖掘鄉村潛力,結合“村超”,充分挖掘傳統村落資源優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給出了新思路。榕江縣有29個傳統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貴州省持續投入資金約4000萬元,重點用于榕江縣傳統村落傳統建筑修繕加固,消防設施、人居環境建設改造,提升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水平。2023年“村超”賽事期間,榕江縣吸引游客250萬余人次,住宿業營業收入達3714.8萬元,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39億元,帶動全縣1000余人靈活就業。讓榕江縣傳統村落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網紅打卡點。
榕江縣在推進鄉村建設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結合“院壩協商”,持續開展“訪民情、聽民意、與民商、大家談、解眾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榕易談”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鄉村建設評價工作,村民參與鄉村建設活動的積極性達69.1%,推動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長效機制。2023年榕江縣在平陽鄉丹江村、寨蒿鎮晚寨村、興華鄉擺貝村等8個傳統村落打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示范點,通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整治由政府主導向村民自主的轉變,打造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治理新模式。
鄉村建設評價,解鎖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繼續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實。如今,行走在榕江縣的鄉村路上,只見細雨過后的明凈路面整潔寬闊,綠樹成蔭,井然有序,村內道路兩旁到處都是村民用鵝卵石和竹子圍成的花園、菜園和果園,一幅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好的畫卷展現在眼前。美麗鄉村的“顏值”正轉化為縣域經濟的“產值”,鄉村全域全時旅游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鄉村全面振興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