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宜賓市三江口合江門碼頭,汽笛低鳴、彩燈環繞的游船緩緩而來,又向李莊古鎮方向駛去。岸上,合江門廣場游人如織,大家紛紛與“長江之珠”合影,四周暖色的燈光,點亮了古色古香的街區,街區內大多是灰色的磚瓦平房,院落交錯分布。千百年來,石牌坊、古窖池、洋碼頭在這里并存,勾勒出宜賓這座城市的歷史脈絡。
宜賓市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古街在過去十年間變了樣,一個更有韻味、更多業態、更多游客的文化體驗目的地出現在大家眼前。
保留原有風貌
在合江門廣場,綠色的圍擋環繞著夾鏡樓,園藝師傅新栽下樹苗和花木,這是合江門廣場景觀提升工程的一部分,新景觀將在國慶節前夕呈現。
廣場以西,穿過如織的人流,袁女士又回到曾經生活過的冠英古街14號院。青灰色的石板路上已經沒有竹椅的蹤影,一家特色餐廳取代了天井內的空間,袁女士腦海中浮現起30多年前在院門前納涼的場景。上世紀80年代,袁女士一家從中山公園附近搬到了如今冠英古街所在的地方。她回憶道:“當時人民路、中山公園是熱鬧的市中心,冠英古街緊貼著合江門碼頭這個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人流量大。”
袁女士記得,那時天不亮,碼頭上的汽笛就已經喚醒整條古街。緊接著,大船上的貨物被卸下,被卡車和人力車運往城市各處,小船上裝載的各類蔬菜,則陸續被擺到古街外的馬路上。
家住涌泉街的易女士則記得變化發生在2013年前后。那一年,城市更新提速,街道開始登記古街周邊的家庭信息,鄰居陸續搬到了城里的其他地方,但讓她感到意外的是,老房子并沒有消失。“只是拆掉了中間加蓋的樓房,原先的院落和街道都留下了。”易女士說,看到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還保留著以前的氣息,她感到格外親切。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翠屏區圍繞冠英古街和周邊街區,先是“做減法”——清除各類違法建設,適當拓寬人行步道,保留原始歷史風貌;隨后“做加法”——修繕12處文物及歷史建筑、推出9個非遺體驗項目、打造出40余處文化展示體驗空間,為市民游客呈現出可觀、可游、可感、可及的新場景。
培育多元業態
2019年前后,宜賓市逐步啟動僰道歷史文化旅游休閑街區建設,全長2.2公里的街道,串聯起華藏寺、明代城墻、古窖池等12處珍貴歷史文物景觀,保留傳統建筑風格的同時,拓寬街巷、打造起業態豐富的步行街,僅主打夜間營業的美食、美酒等的商家就有70余家。
“從那時起,三江口多了一個地標,路過這里的游客愿意‘剎一腳’,餐廳里隨之出現天南海北的口音。”一位餐廳老板說,如今自己還兼職當起了導游,“這里是洋碼頭,曾經有點將臺,傳說七擒孟獲就是從這里出發……這些故事游客都愛聽。”
如今,到僰道歷史文化旅游休閑街區這條濱江旅游帶觀光打卡,不僅是外地游客來到宜賓的首選,也是本地市民日常游玩的選擇。每逢節假日,涵蓋白酒、美食、歷史文化等主題的沉浸式演出輪番登場,結合各類光影效果,營造出古色古香的獨特氛圍。
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的國慶黃金周假期,宜賓市將為僰道歷史文化旅游休閑街區籌備一系列配套演出,包括燈光秀、互動式文化體驗、沉浸式演出等。同時,加快布局驛站、公廁、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逐步緩解過去節假日冠英古街周邊容易擁堵的情況。預計還將推出一批微短劇,讓天南海北的游客都能感受宜賓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