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城管與智網中心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議,厘清“數據互通、流程閉環”的數據鏈,實現智網平臺與智慧城管之間案件雙向流轉的“三統一”。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探索之路上,東莞城管積極作為,主動求變。自2024年1月東莞市智慧城管大平臺正式投入使用,便著眼于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主動與東莞智網中心緊密聯合,開啟深度協作。
一、聚網格員之力,織密城市管理問題采集“數據網”
智慧城管體系建設中,前端感知設備的配置質量直接影響非現場識別采集效能。針對當前存在的視頻監控覆蓋不足、車載終端精度待提升、電子工牌配備不完善等現實短板,東莞城管深化協同聯動機制,通過整合市智網工程優勢資源,彌補設備短板,不斷拓寬問題采集的能力邊界。作為全市智網入格部門之一,在智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東莞城管主動拓展事項覆蓋面,主動將原集中于環衛保潔的17項入格事項拓展至6大類29項,廣泛覆蓋燃氣安全、市政設施、園林綠化、戶外廣告等領域。依托全市網格化巡查體系,結合智慧城管前端感知設備,建立“技防 + 人防”雙輪驅動機制,把“鐵腳板”化為“繡花針”,累計完成市容環境整治、街面秩序規范、市政設施維護等重點領域隱患整改6000多處,有效延伸城市管理觸角。
二、依數據鏈之基,開啟跨系統問題閉環“直通車”
為滿足“采辦分離”的工作模式和“基層減負”的工作要求,東莞城管與智網中心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議,厘清“數據互通、流程閉環”的數據鏈,實現智網平臺與智慧城管之間案件雙向流轉的“三統一”。一是標準統一,明確入格事項的辦理標準、時效性及責任分工,并規范了推送、處置、反饋等環節的數據項 ;二是目錄統一,智網平臺與智慧城管各自編制數據資源目錄,并掛接至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實現了雙系統數據2小時內動態交互、24小時全量覆蓋,打通了跨部門數據壁壘 ;三是校驗統一,研究增設數據異常預警功能,優化數據校驗機制,設置異常數據閾值,確??缦到y的數據流轉高效、準確。目前兩平臺之間流轉的案件已做到同步延期、回退或作廢等操作,實現案件辦理進度一致。
三、靠協作網之功,守好城管重點領域安全“生命線”
2024年,智網中心共推送約16.7萬宗城市運行管理問題,其中燃氣隱患線索5941宗,包括使用直排式熱水器4790宗、使用違規氣瓶1121宗、黑氣窩點30宗,整改率達100%,助力東莞市守住了燃氣亡人事故“零的底線”。這有賴于以智網網格員為主力的協作網,針對餐飲機構、出租屋和“三小場所”燃氣使用隱患多、隱蔽性強、危害大的特點,靈活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行動。
此外,東莞城管通過分析智網平臺推送過來的案件數據,研判高發區域和高發案件,健全精準治理和預防的體制機制,一方面構建行業領域協作網,如設置城管重點關注區的專用巡查碼,壓實管養單位的主體責任,提升對環境衛生和城市六亂等場景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構建城管系統專業網,成立了“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按“邊排查、邊化解、邊穩定”原則推進問題整改;創新組建“城市服務驛站 + 城管片長 + 女子執法服務隊”三位一體服務方陣,深化“小微執法”工作運用,建立起專業網格的“剛柔并濟”服務模式,實現問題一線處置、服務群眾零距離。2024年,城管片長走訪群眾11.5萬戶,玉蘭女子執法服務隊結對服務商鋪4.9萬余間,服務驛站服務群眾超50萬人次,化解2.6萬宗輕微違法民生案件,包容免罰率84.2%,多舉措共同推進城市管理工作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