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 高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令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大政治任務,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重要論述和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不斷深化對城市發展規律性、城市工作系統性的認識,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統籌工作開展、狠抓工作落實,以城市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作出貢獻。
深刻領悟、準確把握城市發展階段的新方位,持續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這一重要判斷,確立了城市工作新的歷史方位。
近年來,河南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接續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城市更新行動,制定出臺城市更新“1+1+6+9”政策體系,省轄市全部完成城市體檢,2023年以來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448個、完成投資10469億元。全省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5525.6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4472.7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9.22%,較2015年分別增加1384平方公里、1151萬人、12.37個百分點。
我們將走好內涵式發展路子,以實施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為抓手,堅持體檢先行、規劃引領,著力探索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快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五項重點工程,形成“體檢發現問題、更新解決問題、探索可行模式、評估實施效果、推動鞏固提升”的工作閉環,積極發揮擴投資、促消費、惠民生、保安全等一舉多效作用,讓城市面子更“靚”、里子更“實”。
深刻領悟、準確把握城市發展理念的新轉變,系統推進“四好”建設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要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強調要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線。
近年來,河南以人民安居宜居為根本出發點,累計改造老舊小區269萬戶,加快補齊水、電、氣、暖、路、綠、停車等基礎設施和養老、育幼、文體、物業等公共服務短板;打好穩市場、穩預期、穩需求等政策“組合拳”,推動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今年1至6月新房、二手房合計成交同比增長3.65%;累計開工建設公租房103.4萬套,解決202.49萬戶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8.95萬套(間),保障20.1萬新市民、青年人實現安居。
我們將統籌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錢”聯動機制,以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為核心點,從公共服務、便民設施、市政配套、公共空間、物業管理等方面共同發力,系統推進“四好”建設,為人民群眾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讓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適更便利。
深刻領悟、準確把握綠色轉型發展的新機遇,積極推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鞏固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推動減污降碳擴綠協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
近年來,河南堅持促轉型靚底色,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累計建成綠色建筑3.95億平方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城鎮)84個,實現省級園林城市全覆蓋,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2015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15.88平方米,省轄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生活污水收集率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第一個實現省域城鎮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我們將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育發展高星級綠色建筑,推廣綠色建材,實施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加快構建建筑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盤活城市低效產業用地,提升產業用地效能和產城融合水平;拓展綠色空間,系統保護城市自然地貌、植被、河湖、濕地,建設功能布局合理、層級分明的公園游園和便民生活圈,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完善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努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美好城市。
深刻領悟、準確把握城市工作重心的新調整,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轉變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創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
近年來,河南先后出臺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綠色建筑條例、物業管理條例、供水燃氣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和系列標準規范,持續推進城市U型空間及小微公共空間、城市圍擋、窨井蓋等專項整治,13個省轄市基本建成運管服平臺;積極開展“紅色物業”創建,省市縣主管部門物業服務行業黨組織全覆蓋,約72.5%的物業服務企業實現黨建工作覆蓋、92%的住宅小區實現物業服務覆蓋,1.5萬個住宅小區建立“三方聯動”協調運行機制。
我們將把提高城市高效能治理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設完善城市運行建設管理服務平臺,提升規劃、建設、治理全周期智能化水平。堅持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深化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深入開展“紅色物業”創建行動,推動社區治理與物業服務深度融合。健全居民、企業、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城市治理的制度機制,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深刻領悟、準確把握守牢安全底線的新部署,切實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要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安全可靠是韌性城市的突出特征,城市越是向前發展,越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這是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題中之義。
近年來,河南堅持把“保安全、增韌性”作為底線工作,出臺實施《河南省燃氣管理條例》,省轄市初步建成城市生命線工程運行監測系統,更新改造“帶病運行”燃氣管道6793多公里、累計加裝居民用戶燃氣安全裝置1700余萬戶,完成非居民用戶“瓶改管”15.6萬戶;實施海綿城市示范項目394個、排水防澇能力提升項目1340個,新建改造雨水管網約5500公里,治理城市河道1200余公里,建成區雨水管網達到2.88萬公里,海綿城市達標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
我們將以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為牽引,滾動推進地下管網更新改造,以“內澇風險一張圖”“排水防澇一本賬”“責任機制一體系”為重點持續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加快健全完善城鎮燃氣、房屋安全、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守牢城市運行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房屋建筑質量安全“三條底線”,讓城市生活更安心、更放心。
深刻領悟、準確把握賡續歷史文脈的新要求,著力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城市特色風貌塑造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完善城市風貌管理制度,保護城市獨特的歷史文脈、人文地理、自然景觀。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曾生動指出,“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今年5月考察河南時,再次強調“要把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
近年來,河南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以用促保,編制省級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制定并嚴格實施負面清單,推動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掛牌保護全覆蓋,8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31片歷史文化街區、2578處歷史建筑成為傳承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我們將以鄭州、洛陽、開封、南陽、安陽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重點,系統梳理城市歷史淵源,把準城市文化脈絡,挖掘歷史文化遺存,實施一批老舊商業街區、老舊廠區、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示范項目,讓歷史文化和現代元素融為一體,建設有特色、有品位、有人文精神的城市,既讓城市的肌體更健康,也提升城市的氣質品質,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