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水過后,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高陽鄉大富村的空氣顯得格外清新。站在“云上大富”民宿的觀景平臺極目遠眺,只見青山蒼翠欲滴,云海翻涌奔騰,甚是壯觀。
“靠著這片云海,大富村走上了致富路。”大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煥生望著遠處的美景難掩激動,“以前說‘大富村’感覺名不副實,現在我們有底氣了。”
“底氣”從何而來?緣自在保護傳統村落中,該村探索出的以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
守著資源盼“大富”
大富村海拔760多米,擁有杉木結構特色老屋、古茶樹、特色小吃以及高山云海等豐富的特色資源,此前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雖然這里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致優美,卻因地處偏僻,村民主要靠農業營生,整體收入并不高。村名‘大富’更多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李煥生回憶說。
因為沒有什么發展空間,最高峰時人口近2000的村莊,此前一度只剩下不到200人,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
“大富,大富,一直不富。”村民們經常自我調侃。
“一張圖”帶來“一條路”
2019年,大富村被列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不能再守著祖宗留下的寶貝過窮日子了!”該村邀請專業團隊對大富村進行全面規劃,把村里的特色老屋、古茶樹等各種資源全部盤活,“一張圖”上確定了“一心、一軸、四片區”布局,突出了“云上大富”發展主題。
按照規劃,村里把上級補助的每一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先后投入2600萬元,將村落內有保護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等全部納入保護對象并開展修繕,同時全面提升鄉村環境。
“經過連年的打造,大富村的傳統建筑得到有效保護,環境也更加優美,其中,投入150余萬元修繕的建國大禮堂還被授予了‘福建省知青歷史文化第二博物館’稱號。”李煥生介紹說,這些都為大富村下一步走好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一片云”激活“一座山”
“當時根本不知道會賺錢,反正房子閑著也是閑著。”村民黃孝榮說起“云海人家”民宿的經營由來仍記憶深刻。
幾個月后,三間民宿讓他嘗到了甜頭。黃孝榮當即決定,將樓下剩余的房間全部裝修成客房。如今,“云海人家”每年靠民宿增收十多萬元。
“大富村主打的是‘云上大富’,正是大家可以記得住的鄉愁。”李煥生說,為了讓傳統村落得到更好的開發利用,大富村選擇以傳統文化賦能:立足傳統文化、古建遺產、特色云海等載體,做深文旅融合,策劃康養研學、古跡文化、親子休閑等游線,舉辦高山帳篷露營節、喊山祭茶、戶外寫生等活動,帶動高山茶、高山稻等農產品銷售……
隨著大富村對傳統文化的深挖,大富村的云海美景被更多人知曉,來此休閑度假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帶“云”字的民宿也一家家冒了出來。如今,大富村共開設民宿7家,可提供床位180多張,每年暑期旅游旺季可謂“家家爆滿”。“暑假如果不提前半個月預訂,根本訂不到房間。”“云上大富”民宿經營者陳和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