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南昌,酷熱的天氣仍然擋不住購房者的熱情。
南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全市新建商品房網簽面積同比增長21%。持續攀升的交易數據,展現了這座中部省會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強勁韌性。
剛需改善需求兩旺
記者到訪市政錦繡文瀾售樓處時,南昌大學一附院員工李女士剛剛簽好一份購房合同。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和愛人在南昌工作多年,隨著二女兒的降生,全家人決定要改變居住條件,“143平方米四房的戶型很理想,讓家人們都有了獨立空間,我對未來的幸福生活也有了期待。”
她道出了“新南昌人”的憧憬,成為樓市活力的生動縮影。“5月1日開門蓄客的當天,一下子涌進200多組客戶,很出乎我們意料。”南昌市政公用地產營銷總監羅浩告訴記者,5月末,他們首推的1棟小高層產品當天幾乎售罄。目前,這個剛改樓盤整體去化率超過六成,銷售進度頗為樂觀。
剛需產品也十分緊俏。在江鈴祥云瑞園云頌項目,“90后”姑娘小美十分滿意地簽下了一套89平方米的三房兩廳兩衛產品。該戶型通過南北雙陽臺及獨立玄關設計,巧妙地實現了小面積內通透性和功能性的雙重滿足,空間使用率超過90%,總價卻不足百萬元,讓眾多初次置業者傾心。
“項目開盤不久,這些小面積剛需產品去化率就超過了60%。”該項目銷售經理王暉對記者表示,如今,以年輕人和新市民為主體的剛需群體從關注“有的住”轉為“住得好”,對居住品質的考量倒逼房地產企業產品不斷升級,形成“優質產品帶動銷售、業績反哺產品創新”的良性互動。
二手房行情同樣振奮人心。據省內最大的房地產經紀機構江西省鴻基房產置換有限公司交易中心負責人周偉介紹,今年二季度,公司帶看量環比一季度增長8%,同比增長28%;成交量環比增長9%,同比增長19%。“有些優質或性價比較好的房源,從掛牌到出售最快一天成交!”他對記者說道。
人口經濟雙重驅動
經過深度調整,南昌的房地產市場正在趨穩,人們的信心逐步恢復。行業觀察者看好當地樓市,根植于城市人口與經濟雙重驅動的底層邏輯。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作為環鄱陽湖城市群核心,南昌近年來通過優化人才政策、提升營商環境等措施,持續吸引人口流入。過去十年間,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長超過10萬。與此同時,南昌經濟發展保持良好勢頭,多年來,GDP增長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疊加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升級、營商環境日益改善等因素,逐步形成“經濟提質—人口集聚—產業增效”正向循環,讓南昌樓市有了穩健發展的基本面。??
“‘強省會’戰略深入實施和區域一體化加速,會使南昌的人口吸附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人口增長極,也必然包含大量改善型項目潛在客戶,特別是我們關注的中高凈值人群。”聯發嘉和府項目營銷經理程海兵分析認為。他所負責的這個高端改善項目一經發布便受到市場熱捧,4棟共計240套房源去化率現在已超過93%。
精準政策保駕護航
剛需與改善需求旺盛,構成南昌樓市持續發展的雙引擎。這背后,既有群眾對安居置業、改善居住條件的美好向往,也有房地產企業對產品的精心打磨,還有政策端的發力。
南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開發管理科陳茜表示,當地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房地產政策,在嚴格執行去年出臺“26條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延長“以舊換新”補貼措施,同時調整出臺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政策5條舉措。按照現行政策,單繳存和雙繳存職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分別從80萬元和9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和120萬元;雙繳存職工二孩家庭、三孩家庭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分別提高至144萬元、156萬元。
今年以來,南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多渠道宣傳房地產市場政策舉措,并聯合多部門開展房展及促銷活動。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各區縣因情施策,有針對性地發布利好舉措。“比如,紅谷灘區對于購買未來科學城區域的新建商品房,給予每平方米100元的購房補貼;安義縣傾向于三孩家庭購房者;高新區則重點補貼高新創業就業人才……”陳茜告訴記者,“精準滴灌”的方式讓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