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強降雨天氣、保障排水系統安全運行,近日,山西省太原市采用“拉網式排查+精準治療”模式,對轄區內易積水區域進行全面摸排建檔并建立動態巡查機制,通過現場勘查、管網數據分析等方式,剖析積水成因,為每個隱患點量身定制“一點一策”整改方案,筑牢汛期防線。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北沙河雨水方涵口曾是雨污水混流的隱患區,不僅加重了污水處理廠負擔,更存在污水回流污染河道的風險,相關人員采用“攔截+封堵+防護”的改造方案解決該難題。把4組高強度不銹鋼格柵嵌入方涵入口,將漂浮物盡數攔截在外;3個特制的防護蓋板切斷了雨水灌入污水管網的通道,有效避免了雨后污水倒灌的現象;考慮到后期檢修維護的實際需求,在方涵周邊增設了3處防滑鋼質樓梯,搭配安全護欄,提升設施運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此外,北中環解放路東北角存在“小雨即澇”的困擾。相關人員啟用“蛙人探診”方案,組織專業潛水員進入井內摸索排查每一寸管道,終于在解放路西南角的井室內發現問題根源——多根殘留的施工鋼筋。找到癥結后,潛水員將8根鋼筋全部切斷拔除,接著用高壓水槍對管網進行全面沖洗。目前,該區域管網運行狀況良好,再未出現積水。
如今,太原市已建立起“雨前預防性清掏、雨中動態巡查、雨后效果評估”的全周期管護機制,將繼續推進改造,保障轄區平穩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