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鴨、大排、蹄髈、小龍蝦……酒店門口彌漫著濃郁的菜香,市民排隊挑選心儀的菜品。隨著城管部門規范餐飲外擺經營,這一場景逐漸多了起來。
破局:城市管理與市井煙火氣的“雙向奔赴”
近期,多地推出餐飲外擺新政,既滿足了周邊居民對高性價比熟食的需求,又為酒店開辟了增收新渠道。
湖北省仙桃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推出“包容審慎監管+精準服務保障”40多項新政策,打造柔性管理示范帶,不僅支持商貿企業節假日在自有場地開展外擺促銷,更致力于培育夜間經濟新地標等。一系列舉措為商戶松綁減負,實現城市管理與市井煙火氣的“雙向奔赴”,讓城市既有秩序又有溫度。“以前剛擺攤就被勸收,現在能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仙桃市一家餐飲店主笑著說,“城管隊員會主動告知經營時間和區域,還提醒注意衛生、不占車位,而且不收費,成本降低不少。”據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城市管理政策與商戶經營需求存在矛盾,雙方摩擦不斷。為打破困局,實現城市治理與經濟發展雙贏,仙桃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深入新街、沔街、沿河大道等區域調研,精心打造了一批外擺經營示范區。
在江西省南昌市,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很多酒店餐飲企業做起了熟食外擺生意。外擺菜單上,菜品不僅種類豐富,價格也十分親民。一位酒店負責人說:“熟菜外擺不僅是體現城市煙火氣的一種方式,也是展示品牌的一個窗口。熟菜外擺在餐飲淡季期間能開源節流,適當平攤一些水電燃氣的開 銷。打包的市民覺得好吃,下次可能就會帶朋友來店里消費。”
護航: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在護航餐飲外擺的過程中,城管部門推進“剛性執法+柔性服務”監管方式,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在浙江省杭州市,城管部門規定外擺必須做到“七個不得”——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綠地、城市道路;不得妨礙無障礙、消防、市政等公共設施;不得設置固定類外擺設施;不得影響居民生活;不得設在非硬化場地上;不得在外加工食品造成環境污染;不得通過高音喇叭進行商業宣傳。“所有外擺商戶必須‘持證上崗’,需備案并持有營業執照,且經營內容須與店內業態一致。”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城市管理相關規定,共同維護美好城市環境。對于市民反映強烈,嚴重影響群眾生活、交通秩序、市容環境的隨意擺攤行為,將依法加大執法查處力度。
“酒店外擺的審批流程和其他外擺一致,我們配備了‘陪跑員’全程指導申報。”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這類創新業態,城管部門采取“培訓+柔性執法”組合拳:一方面對酒店工作人員開展專項普法培訓;另一方面對輕微違規以勸導為主,但對市容秩序、環境衛生等底線問題嚴格把關。
升級:成立路管會探索共治模式
餐飲外擺后,如何長久地實現規范經營是城市管理的精細課題。
在上海市永平路,12家商戶門前整齊劃一的“一米線”外擺區格外醒目。過去,永平路餐飲商戶跨門經營、雜物堆放等問題屢禁不止。城管部門調研發現,商戶并非不愿配合,而是缺乏規范指引。“與其反復整治,不如劃清邊界、疏堵結合。”城管部門聯合多部門召開永平路外擺經營專題溝通會,同步舉辦“人民城市議事廳”聽取部門、商戶和居民意見,通過多方合力推動永平路路管會成立,成為了打通堵點的關鍵機制。經過協商,明確“一米線”外擺的“三堂會審”機制:商戶提交方案后,需經路管會初審、多部門現場核驗、聯合評議決策,通過審核后才能“外擺”。“現在有問題直接找路管會,不用和城管隊員‘躲貓貓’了。”燒烤店老板發出感慨,道出了共治帶來的真切改變。這種“管理在前、服務兜底”的模式,使得商戶配合度變高,永平路路段呈現欣欣向榮之勢。
目前,永平路上共有12家商戶通過審核,成功“外擺”,還有商戶陸續申請中。“我們不是簡單說不行,而是告訴商戶‘怎樣行’。”一名城管隊員舉例說,某燒烤店最初擬定的帳篷擺放位置阻塞消防通道,經城管隊員指導調整后才獲批。為了規范餐飲外擺經營,城管部門發布助力優化營商環境8.0版十條措施,逐步將設攤管理納入“一網統管”平臺,并通過商戶自治承諾書綁定信用檔案,油煙超標、噪音擾民等違規行為三次即暫停外擺資格。同時,城管部門每日開展巡查工作,重點檢查外擺時段、衛生保潔等情況,同步解決樹根凸起、共享單車亂停放等衍生問題。此外,城管部門聯合園林綠化部門發布關于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規范設攤經營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通過建立“備案審核+分類管理+智慧監管”的全鏈條管理體系,推動永平路打造了規范化“一米線”外擺試點路段。“煙火氣要管,但不能管死。”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總結永平路經驗,在更多的區域推廣“一米線”管理,讓餐飲外擺成為展示城市溫度、激發消費潛能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為城市夏日經濟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