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育英社區現有住宅小區7個,存在活動空間有限、管網道路失修、配套基礎設施短缺等問題。
為此,社區從資金爭取、項目管理、項目建設等方面形成有條不紊、環環相扣的建設機制,做到事前、事中監控,嚴格支付審核,將每一分專項資金用好、用足、用出效果。
籌集資金 健全工作機制
“我們通過財政補貼80%資金、居民自籌20%資金的方式,按照資金到位情況和小區輕重緩急程度,分批次逐步推進。”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社區將完整社區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物業服務全覆蓋工作相結合,同步推進、同步落實。
社區積極了解居民訴求,發放《項目施工前期調查問卷》,組織街道、社區、業委會(或居民代表)、各專營單位通過座談方式將相關政策宣傳到位,支持居民積極參與完整社區建設。
同時,積極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完整社區建設夯實基礎。
建立多部門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明確包抓領導、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工程建設內容和各職能單位具體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居民主體作用,建立全民參與工作機制,推動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發布社區居民公約,促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變廢為新 合理利用資源
針對社區存在的空地少、資源少的情況,社區堅持創新推動、變廢為新的工作理念,對廢舊的自行車棚和菜窖進行合理改造和翻新,將其變成新建的新能源充電樁和公共停車位,最大化利用場地資源。
同時,就地改造廢棄的鍋爐房,將其翻新成物業服務中心,引進智慧社區平臺,以科技賦能為載體,集約化服務實現社區和物業管理服務的迭代升級。
建管并重 強化基層治理
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以人為本、建管并重、標本兼顧”為原則,多元聯動、整合資源,依托街道“三議五治”,在協商議事、物業服務、環境衛生、設施設備維護、文明秩序等方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實現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圍。
社區在所轄的7個小區安裝了智能監控系統,構建全方位、全天候的智能監控體系,確保社區安全;每季度至少1次召開居民議事會,讓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決策過程,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
此外,社區還積極舉辦文化活動,舉辦傳統節日慶典、文藝演出、朗誦等,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廣垃圾分類知識,設置分類垃圾桶,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此外,建立矛盾調解機制,及時化解居民之間的矛盾糾紛;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