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寒風凜冽,環衛工人劉德興正忙著把出租屋里的東西打包搬到新家。雖是寒冬,但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棲霞路東山楓葉環衛公寓里一派熱氣騰騰的場面,環衛工人溫暖的新生活在這兒開啟。
“非常開心,現在能和工友們住在一棟樓,也能熱熱鬧鬧一起過年了。”劉德興說,他的老家在重慶,來貴陽從事環衛工作30多年了,現在住進了環衛公寓的兩室一廳,寬敞了很多,很舒適。“這是我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據了解,劉德興剛搬進的環衛公寓共有82套房,目前已有十余戶入住。公寓的每個套間都包含衛生間和簡易廚房,配備了冰箱、熱水器、飲水機、洗衣機、無線網絡等,環衛工人拎包即可入住。截至目前,貴陽市已有691戶像劉德興一樣無自有住房的一線環衛工人申請到了保障性住房。
近年來,貴陽市切實改善民生,大力推進提升環衛工人收入、規范社保繳納、保障環衛工人住房安全、組織職業健康體檢、改善工作環境等工作。此次在歲末年初為無房、租房的一線環衛工人更好地解決住房問題,則是為他們送上的新福利。
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所屬的市環境衛生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邵江表示,去年以來,按照貴陽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人員深入一線環衛工人作業區域、居住區域,與環衛工人、企業代表以及環衛工人住所所在地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了解環衛工人居住環境,提出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發力,重點聚焦無房、租房的一線環衛工人住房問題,為其在貴陽市安居樂業提供保障。經過前期調研,貴陽市計劃用兩年時間逐步解決一線環衛工人住房保障問題,即2025年年底前完成1500戶,2026年年底完成1000余戶。
為推進該項工作落地見效,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在政策端發力,出臺《貴陽市關于解決一線環衛工人住房困難的工作方案(試行)》,提供制度性支撐;在供給端發力,因地制宜利用轄區閑置用房改造,滿足環衛工人需求;在需求端發力,聚焦房源周邊環衛工人入住意愿,綜合考慮工作距離、子女讀書等因素,精準匹配房源,做到“應保盡保”。
“以前自己最大的煩惱就是租房難、租房貴,現在有了環衛公寓,不僅實惠而且環境好,可以節省不少花銷。”從事環衛工作5年多的李萍,現已入住清鎮市中環國際環衛之家。這里設置有公共廚房、健身活動區、閱覽區等功能區域,配備了健身器材、書柜等設施。
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重點關注無房、租房的一線環衛工人,按照‘應保盡保、自愿申請’原則,將他們優先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經過統籌,通過盤活企事業單位閑置公有住房、安置房等,建設環衛公寓。目前,全市已籌集房源2931套,結合環衛工人作業區域和居住意愿進行劃片區匹配保障。
未來,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將在布點上補充,滿足不同區域環衛工人的住房需求,綜合房屋面積、配套等條件,推出一批不同價格區間的房源產品,滿足環衛工人的多元化需求,讓環衛工人“住得起”“住得好”。同時,進一步加強管理,不斷完善環衛工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優化準入及退出機制,提升環衛工人保障性住房品質,豐富環衛工人文化生活,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眼下,貴陽市部分一線環衛工人正陸續搬進新家,按照自己的喜好把房屋裝飾一新,準備迎接在“新家”的第一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