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職能,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破房、舊房、冷房問題,讓群眾住得更安心、舒心、暖心。
改“破房”,讓群眾住得更安心
針對棚戶區存量大且房屋多為設施陳舊、低矮潮濕、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實際,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把改善棚戶區居民住房條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積極回應群眾所急所需所盼。今年以來,已開工棚改項目2.43萬套。
同時,著力解決棚戶區給排水、道路、綠化、停車場、供暖、供電等配套設施缺失及居住環境臟亂差、居住區生活功能不完善等問題,推動配套設施建設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設計、同步組織施工、同步交付使用,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堅持規范、陽光、依法原則,深入細致耐心做好入戶調查工作,注重民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合理確定棚改征收惠民補償政策及方案,待群眾總體滿意度達到90%以上再啟動征收拆遷。選擇原地建房安置、異地購房安置還是貨幣化安置,都由群眾說了算,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改“舊房”,讓群眾住得更舒心
針對全省1.24億平方米老舊小區住宅建筑不節能、上下水不暢通、庭院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的問題,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應改盡改,對樓本體外墻保溫、屋面保溫及防水、樓梯間等公共部位進行改造,同時對小區道路、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基礎設施以及各類架空線規整等進行改造。全省老舊小區改造樓本體2941萬平方米,鋪設道路338萬平方米,改造各類管線2461公里。
堅持宜改即改,以完善老舊小區功能和滿足居民改善型生活需求為主,在加裝電梯及無障礙設施、停車庫(場)、物流快遞箱、文化休閑設施、體育健身設施、物業用房等配套設施建設方面進行完善和優化,提高群眾居住便捷性。今年,全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55部,增設停車位9292個、無障礙設施248個。
堅持能改則改,以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主,改造小區及周邊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周界防護等智能感知、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便利店、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公共服務用房、應急避難場所,提高群眾居住舒適性。今年,全省老舊小區新建公共服務設施98個。
改“冷房”,讓群眾住得更暖心
針對部分地區供熱不達標、群眾要求提高冬季室內溫度的問題,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全面排查整治供暖領域突出問題,確保今冬供暖期群眾住上暖房子。先后開展3次書面調研,并召開1次專家研討會、2次企業座談會,發放居民調查問卷4萬余份,并從技術、成本、輿論等多渠道多層面進行調研論證。目前,《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征求意見稿)》已完成,擬將居民室內溫度調整為“在供熱期內,供熱單位應當保證居民臥室、起居室(廳)溫度全天不低于20攝氏度”。
以“冬病夏治”為手段排除隱患,組織市縣供熱主管部門開展供熱風險隱患和居民供暖問題排查整治,對熱源、管網、中控、終端、儲煤、熱企信用、應急能力7個方面事項進行系統排查,做到供熱隱患早發現、早整治、早消除,用實際成效和良好變化回應群眾關切期盼,年內計劃改造供熱管網1600公里,安排一般債券16.7億元,支持68個市縣改造供熱管網。制定供熱企業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和評價標準,開展供熱企業信用評價,公布企業“紅黃黑”榜,規范企業經營行為,進一步加強行業誠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