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改造后的老舊小區,成為街坊鄰里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重新規劃的停車位,車輛擺放整齊有序,繪成街道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家門口的物業服務團隊,上門送藥、做心理疏導,好似一股浸潤心脾的暖流……
自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一個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生動案例陸續上演,一樁樁紓解“痛點”、打通“堵點”的民生實事加速落地。
邁進“十四五”,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鄉村振興、城市更新、傳統村落保護、住房租賃和無障礙人行通道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積極推動各職能部門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崗位為人民服務,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身邊問題,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干部沉下去 民心聚起來
今年4月,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關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主動從黨史學習中尋求破解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重點難點問題的方法策略,汲取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
干部沉下去,民心聚起來。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各機關黨支部奔赴對口幫扶村開展以“機關黨支部聯村、機關黨員干部聯戶、共促鄉村振興、共促富民強農”為主要內容的“雙聯雙促”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雙聯雙促”活動,該廳已幫助對口幫扶村協調解決資金約1600萬元,為調研中發現的14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提出了具體辦法和工作措施。
5月,貴州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公布“我為群眾辦實事”省級層面37項任務清單,涉及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5項內容,分別為傳統村落保護、“三改”(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住房租賃、公共停車位建設、無障礙人行通道等設施建設。
必須把實事落到實處!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認真按照省委要求建立月調度機制,實行動態化管理,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目前,已形成廳級層面24項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人民幸福感和滿意度的任務清單。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老舊小區改造好呀!”貴陽市云巖區平安小區居民王萍說,“大門修好了,小區內設置了垃圾分類桶,環境也變好了,晚上走在小區內都是亮堂堂的,我們住著踏實!”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動中最貼近民生的重要工程之一。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多措并舉,重點推進老舊小區、棚戶區(城中村)、背街小巷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等民心工程,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上半年,全省“三改”完成投資138.49億元,其中棚戶區改造123.99億元、老舊小區改造12.8億元、背街小巷改造1。7億元。
持續辦實事 提升滿意度
污水不流了、路面變寬了、停車不亂了、環境更美了……一個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生動案例每天都在上演——
連日來,貴陽的暴雨讓科研院職工宿舍部分管道堵塞,造成樓棟污水倒流,影響居民正常生活。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聞訊后積極協調排水部門,發動青年職工組成志愿服務隊,對小區污水管網、化糞池進行集中清淤、疏堵、清洗,迅速恢復小區正常生活秩序,解決了困擾居民已久的排污難題。
此外,還幫助居民解決了小區內路燈老化昏暗、樓道燈不亮等問題,并購買了綠植,修建了休息長廊,刷新樓梯扶手,安裝了象棋、圍棋棋盤石桌等娛樂設施。
經過升級改造,昔日“臟亂差”的老舊小區變得美麗整潔了,越來越多的居民喜歡在小區內散步休憩。“雖然是老小區,改造后卻讓人住得更舒心了。”居民們交口稱贊。
隨著黨建引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檔升級,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截至目前,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29項,已完成2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