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收費率作為補貼比例,對企業進行物業服務費補貼。截至目前,已打包5個片區(共61個老舊小區),其中4個片區已開始市場化運營,1個正在走招標程序。
落實公示公開制度
開展公共資產清查
落實物業服務事項公開公示制度。在住宅小區設置公開欄和意見箱,嚴格落實政策法規、管理規約、小區財務、小區事務等物業服務事項公開公示和物業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收費繳費、報修渠道、投訴舉報、監督檢查方式公開公示。
開展住宅小區公共資產清查。由業主委員會對住宅小區的物業用房,利用業主共用、共有設施經營收益進行全面核查,并將小區公共收益支出情況進行公開公示。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由居(村)民委員會開展此項工作。
為貫徹“加大物業服務收費信息公開力度,讓群眾明明白白消費”要求,蚌埠市三部門聯合發文,于9月在全市開展物業服務收費聯合抽查。
截至目前,全市實施專業化物業服務的住宅小區有588個,其中已有523個小區落實了公示公開制度,489個小區開展了公共資產清查。
建立發展激勵機制及
優勝劣汰機制
建立信用評價體系。結合《蚌埠市物業服務行業信用管理辦法》,建立物業服務企業發展激勵機制和優勝劣汰機制。每年評出“物業服務十佳住宅小區”和10個物業服務最差的住宅小區,將企業信用情況納入評價體系。對服務品質好的優秀物業服務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對于因服務質量差導致業主滿意度低、物業服務費收繳率低,不能正常運轉的項目,由縣區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相應處理。
對于鄉鎮(街道)物業管理考評,蚌山區、淮上區、經開區出臺了專門的資金獎懲政策;對于物業管理小區考評,蚌山區建立了退出機制,針對年底考評倒數第一的企業啟動退出程序。高新區建立了約談機制,對周檢查中排名后三名的物業服務項目負責人進行約談,對連續后三名的物業服務企業進行相應處罰。
指導市物業服務行業協會召開“合法經營、規范收費”動員大會,制作“加大物業服務收費信息公開力度,讓群眾明明白白消費”倡議書,組織物業服務企業簽訂“合法經營、規范收費承諾書”。
提升物業服務水平
增強居民幸福感
推進信息化手段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搭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打造物業管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應用平臺,構建居住社區生活服務優良環境,為居民提供智慧物業服務。
為有效解決物業矛盾糾紛,蚌山區設立流動巡回法庭,及時派出法官開庭審理,積極引導當事人疏導矛盾、化解糾紛。
對物業服務進行宣傳,讓居民了解物業服務管理不為人知的故事。運用各類媒體,解讀物業管理政策法規,展現物業管理重點工作新成效。結合物業管理政策及熱點問題的整改措施,介紹不同區域的管理特點,讓居民深入了解物業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物業管理工作的內容。
為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和質量,推進“紅色物業”管理工作,蚌埠市指導物業服務行業協會成立了功能性黨支部。在積極推進業主委員會成立的同時,提高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黨員比例,明確黨員比例不低于50%。龍子湖區建立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推動社區與物業服務企業聯合打造“1+ 1+N”服務模式,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效載體,為建立多元化糾紛調解機制、建設和諧社區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