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河北省唐山市以其抗震救災、重建城市、解決百萬人口居住問題的突出成績,成為我國首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如今,唐山市政府各部門多維度凝聚合力,致力于打造美麗唐山,讓城市更有智慧、更有人情味。
注重頂層規劃
提升城市設計品質
唐山市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完善城市設計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強城市設計工作,逐步建立與唐山實際相結合的城市設計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城市設計水平,努力開創城市規劃新局面。
一是高點定位總體城市設計。唐山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視野、唐山特色,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開展城市設計工作,明確中心城區的空間結構、建筑形體、色彩、體量和高度等方面要求,充分發揮城市設計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二是加強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唐山市借鑒雄安新區、通州副中心的規劃設計理念,積極推動站西片區擴區到82。45平方公里范圍的研究工作,整體優化城市設計,著力打造健康、安全、便捷、智慧、美麗、韌性的城市示范片區。
三是重點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唐山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以“湖光山色、開放創新之城”為目標,根據唐山市中心城區生態格局、文化脈絡等特色景觀,與城市生活、生產功能進行疊加,劃定出核心人文自然展示風貌區等六大特色風貌分區、規劃形成唐山工業風等四種鮮明獨特的建筑風格,塑造出極具唐山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
注重精細管理
構建城市治理新格局
唐山市始終堅持“城市細管”的態度,運用“城市智管”的手段,形成“城市眾管”的合力,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
一是城市環衛保潔“以克論凈”。河北省首例中心城區環衛一體化PPP項目的落地實施,讓首都高標準的環衛保潔走進唐山,206條道路全部納入“以克論凈”的環衛考核范圍。
二是城市夜景亮化提檔升級。唐山市采取社會投資和財政投資相結合的模式,相繼完成了市中心區12條主干道、56個重要節點、260余座高層樓宇的夜景亮化升級工作,實現了分時、分區、分級智能化控制。
三是智慧城管建設不斷發展。唐山市應用地理編碼、高分地圖、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全面整合了市政橋梁、環衛管理、公交調度等智慧管理系統,讓“數字城管”邁向“智慧城管”。
四是背街小巷面貌煥然一新。唐山市拆除私搭亂建1.3萬平方米,取締占道市場44個,更換老舊排污管網18.3公里,補綠增綠7.4萬平方米,硬化鋪裝社區道路57.3公里,完成了全市496條背街小巷的整治任務。
注重科學統籌
做好老舊小區改造
2018年至2020年,唐山市累計投入68.71億元,改造660個小區(含提升67個),著力推動基礎設施、居住環境、服務功能大提升,老舊小區實現了“舊貌”換“新顏”,惠及43萬戶居民。
一是在設計和技術上創新工作思路。唐山市從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出發,確保供電、供氣、供熱、供水、照明等需改造的“基礎類”改造內容全部納入改造方案。在此基礎上,開展加裝電梯試點;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推進老舊小區停車場(庫)建設;對架空線路進行遷改入地(捆扎);加強體育健身設施場地建設,完善養老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建設完整居住社區。
二是建立多渠道多類型資金籌集機制。唐山市積極構建政府、居民、社會多渠道資金籌集改造方式,緊緊抓住國家政策窗口期,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引導居民出資,合理確定居民出資改造內容,鼓勵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吸引社會資本,探索形成社用資本為主、財政資金為輔的改造新方式。
三是嚴把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關。通過實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電子化,唐山市大大縮短了企業的手續辦理周期,有效保障了項目建設“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用”。同時,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機制,由居民代表全過程參與監督小區改造,還采取抽查機制,加強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和竣工階段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推進作業現場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四是立足長遠,高水平推動改造后的長效管理。唐山市積極推進物業管理創新,構建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的統籌協調機制,搭建屬地化、市場化、可持續化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格局,以做好改造與后續管理的銜接工作,確保老舊小區“不但改好,更要管好”。
注重數字賦能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近年來,唐山市以組織體系為保障、頂層設計為統領、政策體系為抓手、項目建設為依托,全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一是高位推動,逐步健全“智慧唐山”建設規劃體系。唐山市按照2020年“夯實平臺基礎”、2021年“全面展開應用建設”和2022年“發展數據產業”三個階段,圍繞“城市新基建”等七個核心版塊,重點謀劃智慧社區等28個建設項目,探索符合唐山實際、深具唐山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總體架構。
二是圍繞中心,不斷夯實部門數據互聯互通的信息底座。圍繞“節約資源、集約建設、互聯貫通、安全共享、高效運轉”原則,針對全市各部門分散建設機房造成大量重復性基礎投入的問題,唐山市建成了符合安全等保三級標準的政務云,目前政務云整體利用率接近80%。此外,還建立了數據交換共享機制,為人社局等政府部門提供數據共享保障1600余類。
三是服務當先,全面提升綜合視頻調度平臺軟硬實力。唐山市以“統一指揮、融合互通、智慧賦能、服務前移”為目標,緊扣部門實際需求,重點推進短板弱項,全面加強視頻融合和視頻會議融合平臺的軟硬設施建設。
四是以人為本,積極助推線上便民惠企取得長足進展。唐山市不斷推進智慧平安社區、金融服務平臺和智慧農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智慧應用項目建設。目前,智慧平安社區平臺已接入1966個社區,實現對樓宇信息、人臉抓拍、訪客登記等12種類型數據的常態化采集,收集數據3100萬余條。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歸集各部門的涉企數據,完善企業數據畫像,有效破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銀企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智慧農業公共服務平臺可將全市40多種農業基礎數據體現在一張衛星地圖上,實現大數據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