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上海市普陀區風荷苑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項目管理人員說,風荷苑結合舊住房更新改造推出“整小區”加梯模式,運營后將有1776戶居民受益。
加裝電梯是解決“懸空老人”出行難題、提升宜居安居品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橫向涉及眾多部門,縱向直接關系著千家萬戶。能否把這項民心工程辦得更快更實更好,考驗的是主管部門精細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發揚“比學趕超”精神,整合系統資源,加快推動完善“1+X”加梯政策支撐體系;組建“黨建聯盟”,協同兄弟單位,合力破解制約加梯提速提質提效的堵點卡點;開展專項調研,深入基層一線,精準收集并解決社區居民在加梯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今年以來,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上海市共建超大城市精細化建設和治理中國典范合作框架協議的部署要求,以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聚焦加梯難題,推動各方參與主體繪就最大“同心圓”,推動全市加裝電梯跑出更快“加速度”。圍繞“本系統資源充分整合、跨部門聯動高效協同、問題在基層有效解決、民心在基層高度凝聚”的目標,打造了一個黨建引領精細化治理的新案例。
黨建引領政策創新 加梯提速讓群眾更“省心”
今年以來,上海市委把加梯工作列為16項民心工程之一,明確要求強化黨建引領,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走好群眾路線,引導形成“最大公約數”。黨建,成為引領在前、貫穿始終的發力點。
眾所周知,老房加梯并非易事。電梯工程橫跨上海16個區、200多個街鎮,其中涉及大量上世紀70年代的商品房,還有上世紀50年代的老公房。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財政、民政、規劃資源等多部門的政策支持,涉及電力、供水、燃氣、通信等各類管線單位的配套搬遷。針對這一實際,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專門研究制訂《“比學趕超”服務加裝電梯專項實踐活動方案》,逐一梳理明確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市房屋管理局、市交通委員會、市水務局、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7家委局以及9家事業單位、各區房管部門和系統相關社會組織、中央在滬單位助力加梯提速的職責任務。重點圍繞“群眾工作細致化、建設管理規范化、項目推動規模化、運維養護長效化”,持續完善頂層設計,加快構建形成“1+X”加梯政策支撐體系。其中,針對加梯前“房屋安全性論證周期長”的問題,指導市房屋安全監察所創新引入社會專業審圖機構,探索形成“1+3”(“1”,即市房屋安全監察所統一受理和結項,重點對難度大的加梯項目進行安全性論證;“3”,即常規項目委托3家審圖公司進行安全性審查)安全性論證機制,把平均審查時長由約40個工作日縮減為約10個工作日,并在普陀區風荷苑小區試點對房型結構和基礎形式相同的房屋形成整體設計、批量評審,僅用1。5天就完成了全小區79個門棟的方案評審工作,刷新了最短時間紀錄。
同時,為了匯聚全市更大加裝電梯工作合力,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又牽頭成立了由經信、規劃資源、民政、市場監管、財政、通信等市級部門黨組織組成的“加裝電梯黨建聯盟”,建立成員單位黨委(黨組)會商機制和業務部門黨支部協作機制,加強動態研判和協同服務。比如,針對電力管線搬遷和電力擴容等方面存在的“疑難雜癥”,市房屋管理局加梯專班臨時黨支部會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經濟運行處(電力處)黨支部與市電力公司市場營銷部黨支部開展黨建聯建,共同制訂形成“1234”電力服務加梯提速行動方案,即建立1個綠色通道、明確2個辦電環節、承諾3天設計時間、實現4個主動跨前,最大程度實現業務“并聯”流轉,有效打通接電“快車道”。
從最 開始單幢樓試點到現在整個小區全樓棟批量化運作;從每年投運不足10臺,到每年投運數百臺……今年1~9月,上海市共完成簽約4299臺,加裝完工并投入運行電梯710臺、惠及居民約1.2萬戶,目前正在施工的有1427臺。“依托加裝電梯專項實踐活動的強有力推進以及黨建聯建平臺的大范圍協同,一劑推動加梯提速的‘良方’已經形成。”上海市加梯專班臨時黨支部書記、市房屋管理局城市更新處處長何國平說。
黨建引領協同攻堅 加梯提質讓群眾更“安心”
要提高加梯這項民心工程的滿意度,速度是前提,質量是保障。在構建市級層面加速推進加梯工作“大格局”的基礎上,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進一步盯緊加梯實施過程中的“小細節”,專門抽調12名優秀年輕干部,組建加梯調研小組,前往全市16個區、68個街鎮、58個居委會和10余家相關市級部門走訪,第一時間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調研報告。對涉及建設交通系統的事項,及時督促解決;對涉及系統外相關單位的事項,通過“加裝電梯黨建聯盟”,逐步推動解決。
加梯工作大規模提速后,“項目施工質量安全監管數量多、差異性大”成為基層反映的一大難題。針對街鎮層面專業力量不足的實際,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及時加強建設過程監管,出臺《上海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要點(試行)》,明確加裝電梯質量安全監管具體標準和監管要求,建立區街鎮三級監管體系,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日常監管,區安質監部門總體把控,確保“電梯不僅要管起來,而且要持續管好”。
調研小組在工作中還發現很多雙跑樓梯的房屋由于受消防疏散條件的限制和規劃紅線的控制,無法實現加梯平層入戶,居民乘坐電梯后仍需步行上下半個樓層。為此,市房管局與市規劃資源局聯合攻關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筑方案設計工作的通知》,對“錯層入戶”改“平層入戶”涉及新增電梯候梯廳和連廊的建筑方案設計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努力推動加裝電梯“平層入戶”,實現“一步到位”。在閔行區鶴慶路560弄金銘福邸小區68號“錯層入戶”改“平層入戶”現場,市房屋安監所所長蔡樂剛介紹說:“該房型北側剛好設有梁式陽臺,借用原陽臺進入住戶,原樓梯間離開電梯候梯廳的距離剛好可以滿足設置疏散樓梯,實現了錯層改平層入戶的目標。目前試點的設計方案已經通過評審,小區內相同房型的門洞有37個,后續均可按此方案實現平層入戶。今后,我們將著眼于加裝電梯提質,根據基層需求和百姓呼聲,不斷推動加梯技術標準創新突破。”
黨建引領精準服務 加梯提效讓群眾更“舒心”
加梯工作的“成色”足不足,關鍵還是要由老百姓的口碑來檢驗。讓群眾在加梯加得更“省心”、更“安心”的基礎上,加得更“舒心”成為建設交通系統各級黨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目標追求。
群眾為了籌措加梯資金而煩心?市公積金中心圍繞加裝電梯提取住房公積金政策推出三大惠民新舉措,覆蓋更多人群。一是放寬提取條件,調整為“提取申請人為本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借款人、借款人配偶、共同借款人的,應當符合當前貸款無逾期的條件”。二是增加提取頻次,將業主家庭自加裝電梯項目正式施工之日起五年內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的頻次由“一次性”調整為“一次性或者多次”。三是簡化提取材料,加裝電梯項目正式開工的,業主家庭可根據加裝電梯(費用分攤)協議提取住房公積金,最大限度盡早實現住房公積金對職工加裝電梯資金籌措的支持。
群眾為了加梯之后日常運維而擔心?市房管局聯手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制定了《關于加強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管理的指導意見》及示范文本,明確了電梯管理責任、經費籌集使用、相關權利義務等事項,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全程參與加梯工作,在加裝電梯實施前做好“參謀者”,在施工過程中做好“監督者”,在電梯交付后做好“管理者”,切實解決用好、管好的“最后一公里”。
群眾為加梯能否帶動小區整體品質提升而操心?市住宅修繕中心探索“修繕+加梯”模式,將加裝電梯與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有機結合,推出管線遷移和美麗樓道建設的“打包式”服務,創新設計查勘檢測一體化,推動整小區意愿同步征詢、方案提前設計、規劃提前公示、安全論證批量評審,從而將“人等方案”轉變為“方案等人”,推動加裝電梯提質增效,實現小區整體品質提升。普陀風荷苑小區在加裝過程中,加裝方案以修繕項目為載體,綜合納入安全、智慧、節能、適老理念,高標準制定設計方案,同步考慮給予居民自主加裝電梯更多支持,既推動了項目的高質量建設,又贏得了群眾的口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裝電梯提速提質提效的背后,是充分運用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對于城市經絡的梳理整合,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組織架構建起來了,職責明確了,工作體系就隨之確立了;聯動平臺搭起來了,溝通順暢了,工作合力就很快形成了;基層調研跑起來了,問題找準了,工作創新就能有的放矢、精準精細”,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書記王醇晨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加裝電梯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特別是探索數字化賦能加梯,加快實現加梯意見征詢、過程管理和運營維保全周期管理,把加梯‘民心工程’真正辦到群眾心坎上,持續完善超大城市精細化建設和治理‘上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