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等不靠,主動作為
(一)及早部署,謀劃布局。平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深入信陽革命老區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思想站位,聞令而行,聞戰則喜。一是作為全國首批自然災害普查試點縣區,在沒有任何借鑒的情況下,平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動作為,積極研究國家政策方針,召開房屋承災體調查專題方案研究會,自主研究制定出臺《平橋區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方案》(信平政文〔2021〕20號),為平橋區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在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中,積極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優先將平橋區的工作底圖全部下發,為我區鉆研系統操作、掌握調查內容、預估工作量等方面贏取了先機。三是邀請信陽高校在建筑、結構、測繪領域經驗豐富的教授對我局相關股室的負責人及第三方技術人員就城鎮、農村房屋建筑調查技術導則進行講解,為我區組建技術指導團隊、開展技術培訓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積極主動,迅速安排。平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向平橋區委區政府匯報,與河南省普查辦、平橋區普查辦匯報對接,得到平橋區委區政府及區普查辦的大力支持。
一是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立即向區主要領導匯報,取得領導支持,區長于2月18日作出重要批示:請各鄉鎮辦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周密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精心指導,督查催辦,確保工作順利推進。二是經過籌備,于正月十一日(2月22日)組織召開平橋區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精神,對鄉鎮辦事處作出了全面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強調了房屋承災體調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三是協調區普查辦自 3月10日起對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實行日通報,安排專人督查督辦,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強化指導,牽頭負責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同時自3月10日,區政府專門就房屋承災體調查建立微信群,建立每日在群內通報制度。
二、精心組織,有序有力
(一)上下聯動,建立隊伍。建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鄉鎮具體實施的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隊伍,壯大隊伍力量,提升隊伍專業性。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調查工作組,工作組下設辦公室,統籌全區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的實施,建立每日匯報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進展情況工作機制,組織技術指導團隊在深入鄉鎮開展了23場技術培訓會。二是各鄉鎮辦均成立了由鄉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村鎮領導為副組長、城鄉建設中心主任為聯絡員,外業調查人員為成員的調查工作組。外業調查人員由各鄉鎮辦選優配強,要求各鄉鎮辦事處做到每村(居)委會配備2名以上年輕、干練的政府機關或村(居)委會人員負責外業調查工作,并將名單報至平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備案,組建了近800人的外業調查隊伍。
(二)細化方案,分步實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細化全區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方案,保障工作順利開展。一是組織技術指導團隊先后深入到23個鄉鎮辦事處對外業調查人員進行第一輪培訓技術培訓及帶領外業調查人員進行實地操作,組織區級技術服務團隊深入到每個鄉試點村(居)委會,帶領試點村(居)委會的外業調查人員現場錄入25棟至50棟房屋承災體,現場解決可能發生的疑難問題,快速推進工作進度。二是采用“邊調查、邊比對”的方式,組織技術指導團隊將已調查的內容與前期收集的農房數據、三調數據、危房改造數據、高清影像等數據資料進行比對,發現問題匯總后第一時間反饋鄉鎮,要求外調人員現場核查,保證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三)深入基層,廣泛宣傳。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深入鄉鎮開展技術培訓時,細心講解,主動與群眾溝通,答疑解惑。一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帶隊,逐鄉召開業務培訓會,講清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承災體調查的背景、意義。二是分享試點村經驗,發送宣傳頁、明白卡、海報3000余份。讓群眾明白了房屋承災體調查與房屋確權、拆遷等無關,解除了群眾疑慮,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配合。
三、確保質量,全省領先
(一)優化管理,注重質量。考慮到房屋承災體外業調查由鄉鎮基層工作人員完成,專業知識欠缺等實際問題。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從加強技術培訓和強化數據質量入手,組織第三方技術服務團隊到鄉鎮先開展集中培訓、再進行逐村指導,在保證基層調查人員掌握系統操作與調查內容填報后,每日對已完成調查數據進行人工抽查,及時將問題反饋,明確整改時限,對反饋的7300個問題進行再核查。二是將共性問題統一反饋至各鄉鎮,要求舉一反三,全面整改。通過扎實開展房屋承災體調查,平橋區房屋承災體調查工作不僅提前完成,并且實現了一次性通過系統數據審核。
(二)形成經驗,全省推廣。房屋承災體存在“點多、量大、面廣”的特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無上級工作方案,無業務指導,無經驗借鑒的情況下,組織專班人員積極研究政策,第一時間突破了技術難點,第一時間取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服務中心的技術指導。先期試點成功后,自主制定工作方案,選派專人逐鄉召開動員會、技術培訓會。組織800多名普查員同時開展工作,先后調查房屋承災體34.6626萬棟,涉及面積5785.01萬平方米,調查中反饋問題7300個,修正數據23000個,在全省率先高質量完成了全國試點任務。并結合實踐,堅決拒絕采用中介公司承包所有業務總費用1400萬的工作意見,提出和總結了“以住房和鄉建設局牽頭進行業務指導,第三方公司提供技術服務支撐,鄉鎮為工作主體”的房屋調查模式,比原預計經費節約1100萬元。